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指出: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歌,“普遍”叫嚣苏维埃国家“必定灭亡”、“必定崩溃”。反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群众陷入贫困……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业人数日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日益高涨,五年计划提前到四年完成……
——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萌动,以近百年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为历史动力,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社会基础,以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日本侵华和苏联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诱因。具体表现为知识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国民党关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在主客观两个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倾向和走向。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欣欣向荣”景象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这种景象背后潜在的问题。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现代化的萌动”。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萌动”出现的原因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萌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向现代化。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地区 |
作者 |
书籍 |
记载内容、地理范围 |
公元前2世纪 |
古希腊 |
波利比奥斯 |
《历史》 |
记载罗马扩张的历史。地理上除罗马之外还记载了地中海周边世界。 |
公元前2—1世纪 |
中国汉朝 |
司马迁 |
《史记》 |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地理上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
16世纪初 |
威尼斯 |
萨贝利科 |
《恩奈阿德》 |
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
18世纪 |
法国 |
伏尔泰 |
《风教通义》 |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
——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一……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内容上: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历代的节义之士受到极大的关注,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与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2)据材料一说明,与古代历史学家相比,16—18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史学的特征并分析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历史学家的视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部分目录摘编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
1.1“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1.3新的综合思考
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政治和经济体制
3.1政治结构
3.2经济制度(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
第四章社会和思想状况
4.1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4.2思想潮流
第五章对外关系
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材料二“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三章3.1与第四章4.2中可能涉及哪些内容。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6年“近代中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天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的天地”有哪些表现。
(4)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对“近代中国开端”这一问题所持的观点。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书(《物种起源》)叙述了饲育、栽培的动、植物所引起的变异,明白地表示出自然界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由之引导出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必然性,他用丰富的实例描绘出生物进化的过程。……虽然书相当艰深,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
——粱实秋主编《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之达尔文》
材料二毫无疑问,使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得以广泛流传并引起学术界震动的当归于严复译《天演论》。《天演论》这一渗透了达尔文《物种由来》、斯宾塞《天人会通话》、马尔萨斯《人口论》、海克尔《人天演》等各种进化论的“天演”哲学……成为唤醒国人、振奋民族自强意识的兴奋剂。
——邹振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译出的(达尔文物种原始)》
(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为什么“书相当艰深,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天演”哲学的主要特点。分析严复这一译作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作用。(1O分)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英国宪章运动的开始。……(伦敦工人协会)规定其具体的目标是争取出版自由,搜集和发表关于工业和社会问题的资料,创立一个全国的教育制度。它将采取造成一种有力的舆论的方法使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无须通过暴力或骚乱而避渐获得改善。
——洗汉《英国宪章运动》
材料二鉴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新的阶级特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目前欧洲各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新高涨,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时,也郑重地警告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要求立刻把各个仍然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
——《国际工人协会章程》(1866年9月s日)
(1)材料一中“有力的舆论的方法”指什么?为什么“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
(2)与伦敦工人协会相比,材料二中国际工人协会对工人运动的认识有何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卓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有军功者显蒙,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朱绍侯《商鞅变法与泰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二 17世纪初,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摘编自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
(1)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内容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动机。归纳其用人制度改革与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相似历史作用。(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