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 | B.因时进行变革 | C.加强思想控制 | D.强化专制统治 |
主持制定《法经》的是
A.管仲 | B.李悝 | C.吴起 | D.商鞅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哪些人的利益
A.没落贵族 | B.立功将士 | C.新兴地主 | D.富裕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