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关系的逐渐破裂,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渐显,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同时也正是受国家利益的驱动,亚非拉地区诸多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到1961年,这种“联合”正式形成。以下对题干亚非拉地区的“联合”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不与同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B.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美苏两极格局强烈冲击,削弱了美苏的力量
D.是特殊国际政治格局下,居于现实的务实举动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结合四字碑信息,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改编】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以下对题干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A.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B.事实上指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相关方法
C.可以看出此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划时代革新
D.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出当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A.实现了司法独立 B.有利于整顿吏治
C.加强了地方权力 D.实现了权力制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