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速度为v,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形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的线上画出记号如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0mm、50.0 mm、74.0 mm、98.0 mm、122.0 mm、146.0 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以上内容,可得:

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 = _______s.
根据乙图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υ3 = ___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υ6 = _____________m/s;记号3,6之间棒的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J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 9.8" m/s2,且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友的质量均为m = 0.1kg,取g = 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 = Xi + Xi)/2的数据如下表:
同一橡皮绳的Xi ______Xi(大于或小于);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_____(甲或乙);
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_______N/m;
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____ ___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差的说法是____ 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频率
②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③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9,如图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m/s2
④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某同学在做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取一根粗细均匀的康铜丝,其中有两个步骤是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康铜丝的直径d和用伏安法测量的康铜丝的电阻R。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康铜丝直径如丙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mm。
②图乙是测量康铜丝电阻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在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③利用上面的电路图测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叫做误差(填“系统”或“偶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