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对材料解读最恰当的是()
| A.协约国的胜利是对军国主义的胜利 |
| B.一战影响下中国人学习的方向发生变化 |
| C.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
|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 |
下列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
①美国对德宣战②中国向同盟国宣战
③俄国退出帝国主义大战④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 A.日德兰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马恩河战役 |
1879年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
| A.反法性质 | B.反英性质 | C.反俄性质 | D.反意性质 |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个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陆事务 |
|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陆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