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
|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
|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
|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 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
|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代主义 |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
| A.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 B.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
| C.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
| D.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
“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启蒙及生物进化思想形成 |
| B.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 |
| C.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
| D.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 |
“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 B.因信称义存天理,灭人欲 |
| C.因信称义致良知 |
|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