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钦宗靖康元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这样做是为了(    )

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B.实现选贤任能
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5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自然经济解体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的“京都芜湖会馆”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作为“乡土之链”,不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亦与明清科举制度、人口流动相伴随。下列关于会馆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