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中国人对一些以技艺为专业的人,通常在其名前面加—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去称呼,让人一看就明白此人的职业身份。下列称呼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庖丁解牛》中的“庖丁” B.《柳敬亭传》中的“优孟”
C.《孟子·告子上》中的弈秋 D.《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鲰生”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思想出自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界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
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