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
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该名言出自()
A.梭伦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伯利克里 |
《诗经.十月之交》中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句话,往往被人用来形容春秋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意思是原先高高在上的突然跌落到谷底,原先在谷底的突然升到顶峰.下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封邦建国 | B.世卿世禄 | C.有教无类 | D.工商食官 |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提出“致良知”学说 | B.主张儒、佛、道并重 |
C.创立了理学体系 | D.致力于复兴儒学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