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 D.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
|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
|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
|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 B.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D.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 A.儒家 | B.法家 | C.墨家 | D.道家 |
“社会蜕化之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深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因与影响,自不免加以疑问批评,而提出抗议或补救之方”,由此出现了( )
| A.战国七雄 | B.百家争鸣 | C.独尊儒术 | D.春秋五霸 |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 A.②①④③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