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下列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国姓为姬 |
B.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 |
C.西周实行分封制 |
D.周公对分封制贡献重大 |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
B.历史文献记载都是人为臆造 |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皇帝苦恼”,历代帝王曾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继承制③科举制④刺史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以下是宋代确立的两条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所起的作用是()
◇老规矩一:“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老规矩二: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A.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
C.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