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A.民主主义者 B.民族主义者 C.亲共产主义者 D.三民主义者

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中国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的排序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B.“(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