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

A.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B.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D.人们更愿意去报刊中寻找真相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A.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

有人描述:汉口不仅为湖北一地之咽喉,云、贵、川、桂、湘诸地之货皆于此转输东下,成为当时天下“四聚”之一。此处有关汉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时代背景是()

A.南朝偏安江南局势下的物资转输
B.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
C.两宋时长江中游加速开发的结果
D.明清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分工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B.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
C.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D.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封建皇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