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瞭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瞭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
|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
|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
| 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
|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
|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 C.袁世凯复辟帝制 |
|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
| A.武装革命 | B.无产阶级革命 |
| C.民族革命 | D.国民革命 |
1991~1992年,短短两年时间内,有19个亚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背景是( )
| A.第三世界成为重要政治力量 |
| B.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影响扩大 |
|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
| D.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 |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
| 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
| 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
| 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
| 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 C.中美、中日建交 |
|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