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
B.议会改革的实行 |
C.《权利法案》的颁布 |
D.内阁制度的确立 |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列宁( )
A.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B.采用军事性非常措施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
C.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区别 |
D.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某中学历史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列出下列标题,其中错误的是( )
A.宪章运动:无产阶级独立地提出普选权要求 |
B.巴黎公社:超越生产力水平的伟大尝试 |
C.十月革命:建立与西欧一切国家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
D.开国大典:开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