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
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
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
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厂纪律严格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贫富差距缩小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