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
B.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蓝色 |
C.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做实验材料,既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也可以用来进行色素的分离并且得到四条色素带 |
D.用洋葱的根尖做实验材料,既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合成酶需核糖体直接参与 | B.DNA酶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
C.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 D.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卵是指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
B.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同期发情处理注射孕激素 |
C.灭菌就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微生物 |
D.果胶酶不是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
屎壳郎(蜣螂)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最近,科学家才以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强壮昆虫。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在2010年3月24日刊登伦敦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者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可监测到的数据显示,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屎壳郎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和能量再循环的作用 |
B.屎壳郎将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
C.蜣螂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这是种间互助的表现。 |
D.腐生动物之外,细菌也都是分解者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传诵千年,中国人对菊花的喜欢可见一斑。菊花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品种繁多。花农培育新品种的菊花的传统方法是下列的哪一种?
A.辐射诱变 | B.化学诱变 | C.杂交育种 | D.基因工程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