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中,D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
C.A、B、C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E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
C.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Fe2+ |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泛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
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K2CO3 |
D.Y中不一定存在MnO2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装置配制1.00mol/L的稀硫酸 |
B.图2装置可以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碘 |
C.图3装置可测量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D.图4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 (OH)2 |
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 m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 mL NO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
B.若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共0.020 mol |
C.若混合物中含0.01 mol 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均为0.005 mol |
D.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0.005 mol<n(Cu)<0.015 mol |
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O2=CO32-+H2O |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溶解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