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B.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
D.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高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 | B.2:4:1 | C.2:3:1 | D.4:2:1 |
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F>HCl |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 |
C.若A2 + 2D- ="=" 2A- + D2,则氧化性D2>A2 |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 |
在某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 B.3︰1 | C.2︰1 | D.1︰2 |
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过量盐酸反应;第2份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过量盐酸反应;第3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过量盐酸反应。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实际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
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 B.V1>V3>V2 | C.V2>V3>V1 | D.V1=V2=V3 |
某氧化物难溶于水,可溶于烧碱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取所得溶液,逐滴滴入过量稀盐酸,立即生成白色沉淀且逐渐增多,则原氧化物为
A.MgO | B.Al2O3 | C.SiO2 | D.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