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将其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表所示(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一种)。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计算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①中溶解了5.6gFe | B.②中溶解了9.6gCu |
C.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1 | D.④中V=6720 |
发现氦、铷、铯等元素的科学方法是()
A.原子光谱 | B.密度分析 |
C.化学反应分析 | D.X射线衍射实验 |
实验室现有一瓶固体试样M,其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能看到“Na2S”字样。取少量固体M配制成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稀HCl,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固体M肯定为Na2SO4 |
B.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
C.只用NaOH一种试剂就能知道该固体M的成分 |
D.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知道该固体M的成分 |
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且A、B原子序数之和与D的原子序数相等。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A=D>B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B>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 > B
D.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会出现浑浊现象,可以说明非金属性A>C
下列叙述中,金属X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Y的活泼性强的是()
A.常温时,X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Y不能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于水,而X的不溶于水 |
C.1mol X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Y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
D.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①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② |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
③ |
在相同温度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④ |
将盐酸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
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
A.仅①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