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
(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矿泉水=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较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进行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内容:A. B.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1矿泉水=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_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__(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 | B.放大、正立的虚像 |
C.缩小、倒立的实像 | D.缩小、正立的实像 |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液体透镜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写出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一块玻璃板、两支同样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这个实验中:
(1)实验时应将玻璃板 放在水平桌面上.
(2)刻度尺的作用是 .
(3)选用两支同样的蜡烛是为了 .
(4)如果把玻璃板换成一般的不透光的平面镜, (选填“能”或“不能”)顺利完成实验.
(5)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发现出现两个重叠且模糊的像,原因是 .
(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是 像.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实验中使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若实验时间过长,则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写出一种即可).
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2)该物质在第3min时的状态是 态,此时它将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