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今天时代发展中具有空前的迫切性。在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对创新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于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2014年,全国行政执法机关针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共立案26.2万件,严重扰乱市场。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日益增多,致使有的企业失去了不少出口创汇的机会和市场竞争的条件,由此带来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新问题。
材料二: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听取各方意见,在调研和民意的基础上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现阶段加强开发保护知识产权的迫切性。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识,分析材料二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所包含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H市2006—2009年投资率和消费率文化情况》表

注:据专家推算,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国内生产总值106.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国内生产总值100.02亿元。
材料二 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增选1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做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依据。
(4)结合材料分析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有何作用?
(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先进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2008年春节前,一场特大雪灾袭击了大半个中国。面对持续的雨雪冰冻严重影响铁路春运、数十万旅客滞留这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广州市公安机关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指挥得当,措施有力,与铁路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采取疏导分流的有效措施,妥善化解了突发情况,有力地维护了广州火车站地区的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确保了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一: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6亿元。目前,武广客运专线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它演绎的“中国速度”表明,我国的科研制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武广高铁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其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碑,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最新成就。
材料二:武广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京广南段极度紧张的运输矛盾,有效提高全国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加速中国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武广客运专线成功开通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14分
(2)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当代中国人最可宝贵的遗产有三项:一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二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三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各民族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材料二:受科技水平低、市场理念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和文化面临着被其他文化冲击的危险。但是,在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和政策支持下,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气象。
材料三: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6项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10项: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朝鲜族的“农禾舞”;西北少数民族的“花儿”; 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在中国公布的第三批510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8.6%。中国的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问。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能够“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