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②经济发展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③经济发展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内需拉动
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没有一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一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老年巴金就不会写下巨著《随想录》。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这启示我们
| A.只要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 B.能力卓越的人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
|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支撑 |
| D.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 |
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重要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重要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这句名言体现了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 C.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 |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
| A.肯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 B.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
| 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 | D.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
| B.精神活动能够主宰人们的实践活动 |
|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
| D.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