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这句话体现评价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你认为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在哪里?
(2)歌德说:“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你认为人生价值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尊重权益 文明上网】以下是截取自某论坛几位同学的聊天内容,请阅读下面贴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络昵称
聊天内容
旭日
唉!前天我的QQ账号被盗了,QQ空间里还有许多私人照片呢!真烦人!
sunny
看来网络还真不靠谱,个人信息的泄露越来越普遍了。前不久我的好朋友林某就被舍友用多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传到了网上,并在微信里捏造种种事实对她进行中伤,对她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这事还在处理中呢!
青青草
这样做太无良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说不久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次从立法层面对个人电子信息进行保护,还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对非法收集、使用、泄露个人电子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sunny
这么说,以后上网就高枕无忧了,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


(1)在上述聊天记录中,一些组织或个人都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人格尊严是公民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请从这一角度谈谈sunny朋友的遭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材料中sunny认为“以后上网就高枕无忧了,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请你列举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不少于两条)

【新消法 新责任】
材料一: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2014年3月15日起,新修订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消法》规定:消费者在七天内有“后悔权”;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由经营者证明产品无瑕疵;精神损害赔偿入法;遇消费欺诈获三倍赔偿等。新《消法》充实细化了消费者权益,强化了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了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加大了惩罚性赔偿力度,严惩消费侵权行为等。
材料二:2014年3.15晚会的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突破性地用三个字——信、法、义作为晚会的三个篇章。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企业侵权行为,例如尼康D600拍照现黑斑,众多摄影者要求退货被拒;杭州广琪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面粉爬满虫子,欺骗消费者;山东企业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事故频出等等。
(1)①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消费者在七天内有“后悔权”;②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等规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公民)的哪些权利?
(2)材料二中的企业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企业要做到信、法、义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准则?
(3)为了“让消费更有尊严”,你认为谁应该承担起责任?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侵权行为”,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新闻天下·法眼观察]
香港特别行政区一部分人9月28日凌晨发起所谓“占领中环”非法集会,他们高呼口号、占领街道,导致交通堵塞、商店关门、学校停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香港经济民生。
对于占中事件,网友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网友忆江南:权利的行使必须要在法治之内,所谓的“占中”行动是违法的,已经不是在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其后果是损害香港公共利益,破坏香港法治,影响香港社会未来的发展。
网友如风:香港是自由的社会,也是法治的社会。“占中”行为就是践踏着法律要民主、要自由,多么荒唐可笑。他们不仅扰乱市民生活,更破坏了法治精神,将法律践踏在脚下,港人的权益更令人担忧。
网友阳光伟岸:香港无天灾且获国家支持,真是一块福地,如今却遭遇人祸,很多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是非不分,被煽动上街,行为蛮横,实在是令人心痛!
(1)网友忆江南说“权利的行使必须要在法治之内”,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网友如风“践踏着法律要民主、要自由”,这警示我们要处理好怎样的关系?“将法律践踏在脚下,港人的权益更令人担忧”,试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的角度阐述理由。
(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网友阳光伟岸的话带给青少年怎样的思考?

材料一:2013年全国很多省市都在酝酿中考、高考改革方案。如北京市发布的新方案中,对语文和英语的分值作相应调整(见下表)。据介绍,调整分值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现方案
2016年起实施的新方案
在中考中的分值
语文
120分
150分
英语
120分
100分,其中听力50分
在高考中的分值
语文
150分
180分
英语
150分
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考两次,学生可多次参加。

材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诵读经典的好处。某中学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诵读声。
(1)为什么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对学生和学校有什么好处?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注: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还是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
(1)结合表一、表二和注,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2)结合材料二,就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保护土壤资源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