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本世纪的一段时期里,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不论它奉行“三权分立”,还是奉行“议会主权”,长期默默无闻的行政机关一反常态,改变过去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状况,不断强化自己的法定权力,并频频要求议会授予立法权,“委任立法”大量出现,行政机关大有重新集三权于一身之势,似乎要取代议会而重新占据政府的核心地位。议会传统的立法权不断受到侵蚀,议会立法的内容、时间越来越被政府所左右,议员提出法案并最终成为法律的比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人们关于政府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提起“政府”,只想到议会,现在则把行政机关放在首要地位。
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这也证明,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文化产业已积蓄了发展的能量。与早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同,今天的文化早已不再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媒介,不再是服务于经济的配角,不再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是真正登台唱主角了。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社会对于文化的思考在走向深入,也折射了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他还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有人认为“只有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才是科学的”。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创新对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义。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成为不少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挽救了资本主义。
(1)请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2)简述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及其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

以各产业增加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材料二:2011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并推广。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强省。
(1)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