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还具有非凡的经济才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按常理,官府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没多久,谷价开始回落,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材料二: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大灾当前,作为太守的范仲淹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从眷到夏,赛事不断,还动员那些信佛的富商大户修葺寺庙,大兴土木。有人为此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范仲淹向朝庭作出的解释是:“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要用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雇人造船,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灾民有活做了,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说明范仲淹是如何平抑物价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范仲淹解决灾民吃饭问题办法的高明之处。
材料一:温州自古就有“山水城市”的特色,也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美誉。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这一特色在逐渐丢失。温瑞塘河的整治与再开发迫在眉睫。温瑞塘河日趋严峻的水环境态势,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沿河百姓要求治理温瑞塘河的呼声十分强烈。
材料二:从1998年开始温州市政府召开政府会议,研究治理温瑞塘河污染的相关问题。会议强调,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对温瑞塘河的污染,一定要痛定思痛,从源头抓起,不管难度有多大,治理温瑞塘河一定要进行下去。市政府采取了四大措施:突出重点,标本兼治;落实责任,严格考查;增加投入,狠抓落实;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一定要还温瑞塘河一江清水。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温州市政府是怎样履行国家职能的。
(2)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国家机关应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对国务院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充分审议的基础上,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这些决议中,既对这些国家机关2009年的工作作出评价,又对这些国家机关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合理的汇率水平。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任何压力和炒作。
材料二:中国不追求大额贸易顺差,在中国去年11500多亿美元的贸易中,顺差只占2.8%。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同时也希望美方对中国开放市场,取消对华出口商品和技术的限制。
材料三: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采取特别限制的措施,今年又对我国的彩电进行反倾销。这些都不利于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哪些原则?(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请说明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具体内容的?
(3)结合材料三,请说明我国企业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1)我国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一各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请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