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过去熟人见面相互问候“吃了没有”,如今熟人见面相互问候“上网了没有”。从消费内容上看,这一变化是( )
A.享受资料消费代替了生存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 |
B.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
C.人们的生活消费是为了生产出人的智力和体力 |
D.家庭消费受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物价水平的制约 |
过去人们习惯比较多地光顾食品商店、日用品商店,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把兴趣逐渐转向书店、花木店、家用电器商店、图书馆、职业培训班;特别是农村,过去最担心的是吃饭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送子女上学、学致富技术等。这表明( )
A.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渐向较高层次发展的 |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发展资料的消费所取代 |
C.发展资料的消费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劳务消费 |
D.当今社会,多数人已经具备享受性消费的条件 |
某市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具体规定为:以用户为单位的居民每月生活用水在30立方米以内的,每立方米水价为1.5元,超过30立方米的,每立方米水价为2元。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
①能够引导人们绿色消费 ②说明水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③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是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水资源的配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每逢新年,同学们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抬不起头来。”这种消费观属于(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化,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变为2005年的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7%变为43%。这种变化说明( )
A.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生活水平提高 |
B.我国城乡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所代替 |
C.食品支出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加大 |
D.我国城乡居民进入高消费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