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从认证到生产再到上市销售,都有一套严苛的检测认定程序,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据预测,201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消费将达到248亿~594亿元的市场规模。
材料二:就有机食品的销售现状,某校学生到当地大型超市进行市场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普通食品
有机食品
价格(元/千克)
日销量(千克)
价格(元/千克)
日销量(千克)
小白菜
3
1 000
11
50
黄瓜
5
400
20
30
猪肉
24
3 000
80
60
鸡蛋
9
800
36
20
面粉
4
5 000
50
200
大米
4
10 000
50
500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有机食品的销售现状及其原因。
(2)预测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并说明其经济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某市发展了“我为构建和谐城乡进一言”活动。市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广大群众积极献言献策,仅网上留言每天就达上百条。市政府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第一,千方百计破解长期困扰老百姓的“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问题。第二,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社会治安功能。第三,实行政务公开,开展“群众评议政府”活动。
(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该市公民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共10分)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二: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一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2分)
(2)情景二中,张某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3分)
(3)以上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 (5分)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对西藏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312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投资的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10.6亿元。
材料二: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只有几千人的珞巳、门罗、赫哲族也都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三:自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对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技资给予极大的倾斜,仅2002年就投资426.56亿元。到2009年底,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8%,广播电视覆盖率也迅速提高,分别达到77.8%和76.2%。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旱灾发生后,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市区市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材料二:2010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做出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4月17日,全面部署了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强调必须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受灾地区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深入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对党政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敷衍塞责,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临危退缩,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要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严肃追究责任。
运用党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对在抗震救灾中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敷衍塞责的领导干部追究责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