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 g Fe |
| B.反应后溶液中c(N03-) =0.85 mol/L |
| C.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2+形式存在 |
| D.1.12 L气体可能是NO、NO2的混合气体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向溶液Na2FeO4中加入稀H2SO4产生氧气:4FeO42-+2OH-=4Fe2++3O2↑+10H2O |
| B.向溶液NH4Al(SO4)2中滴入溶液Ba(OH)2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
| C.向溶液Mg(HCO3)2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
| D.向溶液Fe(NO3)2中加入稀氢碘酸:3 Fe2++4H+NO3-=3 Fe3++NO↑+2H2O |
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
|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 C.实验室可用NaOH处理NO2和HCI废气 |
| D.Al2(SO4)3可吸附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 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 |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
|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
题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
|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钾 |
|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
|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 |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
|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
|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