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1.材料二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遭受的哪次侵略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2分)该事变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事件。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一例。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4.材料四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海军各一例。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3)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过程,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和。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西藏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1分) 他受到了哪一皇帝的册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统一,采取了许多举措,除了上述材料外,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政策有何不利影响(2分)
(4)对此你有什么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文明天下的“粮仓”。
材料二:这些货币用同色织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南方形成天下文明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开始于何时,完成于何时?
两宋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地区属于哪一流域?
(3)材料二中这些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