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
A.理学受到冲击 | 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 |
C.社会转型完成 | 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 |
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列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船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