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思想家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写道:“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下列哪项政策也是该执政官所为:()

A.以地区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B.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
C.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 D.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引自《后汉书·邓寇列传》。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实行:()

A.行省制 B.三省制 C.郡县制 D.三司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