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11月3日发布。绿皮书指出,中国年雾霾日数变化趋势呈东增西减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材料二:霾即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材料三:广东某城市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简述自1954—2006年该城市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
(2)简述雾霾天气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
B.气温年较差大 |
C.降水集中 |
D.植被破坏严重 |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________。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