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地(66°34′N,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太阳直射23°26′S
B.墨累—达令盆地恰逢小麦播种季节
C.该日北京昼长小于广州
D.②时刻该地地方时为12时

在①时刻,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这一天,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66°34′ B.46°52′ C.90° D.23°26′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

A.陕、豫、黔、川 B.皖、辽、贵、蜀
C.皖、豫、湘、滇 D.赣、辽、湘、云

下图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A.1961—1971年 B.1971一1981年
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

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A.负增长显著 B.机械增长显著
C.自然增长显著 D.过度增长显著

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C.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