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①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③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不论富贵,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应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这一名言对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的积极意义在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 )
A.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B.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C.坚持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D.坚持经济平等和政治平等相一致的原则 |
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②权利和义务是不能放弃的
③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④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2013年11月,各省市在招聘免费师范生补充师资力量时,政府主要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电话和手机号码,随时让社会反映在招聘过程当中的徇私舞弊现象,并加以处理。这说明 ( )
A.我国公民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 B.政府积极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
C.我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我国公民有权行使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
美国塞缪尔·亨廷顿和琼·纳尔逊在《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No Easy Choice)一书中提出“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 这就是说 ()
A.政治参与必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B.遵守法律和程序是有效政治参与的前提 |
C.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公民的有效参与 | D.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以履行义务为基础的 |
某市33名选民曾致函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罢免当地一些不称职的人大代表资格,这些选民提交署名函,是符合我国《选举法》规定的,这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这说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
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 D.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