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 ( )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 |
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
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看
①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绝对性 ② 否认了事物的相
对静止 ③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 ④否认了事物的运动,把事
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与“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包含的哲理意思相近的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 |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