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大地震中,14岁的初一学生邓清清被埋压在破砖瓦下,打着手电筒看书,等待救援。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又冷又饿,只能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这种缓解害怕的方法是:
A.自我排解,自我放任; | B.发奋学习,精神升华; |
C.顺其自然,等待救援; | D.自我疏导,自我调节。 |
2013年3·15晚会主题是“让消费者更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国家才能让消费者更有力
②让消费者更有力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让消费者更有力有利于社会更加和谐
④国家支持消费者的任何行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下面观点对宪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③宪法的修改和制定程序与普通法律一样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从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评估结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对这一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②只有学校才能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生命健康权就是公民的体质强壮、身体健康
④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有利于保护其生命健康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法律的强制性与其它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有明显的区别。法律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
A.社会舆论、习俗和信念的力量来保证的 |
B.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来保证的 |
C.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作为后盾的 |
D.国家行政部门的行政力量来保证的 |
按照法律规定,公民要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依法纳税等义务,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国家就要强制其履行,情节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这告诉我们,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应该
A.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
B.法律要求做的可以有选择的去做 |
C.以享有权利的多少作为是否履行义务的依据 |
D.凡是宪法和法律要求做的,就必须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