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爱护公用设 施,爱护生态环境,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等。这些对我们青少年亲近社会的启示是

A.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B.要善于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
C.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
D.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当我们进入这个境界时()

A.“给予”就是将心比心,与人为善
B.“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实现和能力的发挥
C.“给予”就意味着自己“让出”或“牺牲”了什么
D.“给予”就是为自己的需要作出贡献

______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 ,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A.诚实 B.善良 C.正直 D.勇敢

湖北野村竹池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国楚,为还清以他名义担保的村里债务,甘愿辞职上山种天麻,用14年的艰辛还债务,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的事迹主要告诉我们()

A.诚信是一种物质财富 B.诚实守信是合作的前提
C.要重诺守信,做诚实的人 D.诚实守信是协调供关系的重要条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①理解至上,善待他人②换位思考,替对方设身处地着想
③迁就他人,成人之美④尊重他人,宽待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城乡居民在交通事故中的“同命同价”,在人大选举中的“同票同权”,以及工资支付时的“同工同酬”,三项权利不约而同在我国相关法律文本中集结。这表明()

A.平等从理想向实际又前进了一步 B.我国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C.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特殊的关照 D.我国通过立法杜绝了不平等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