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从2010年1月15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迎来了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二轮热演”。新颖的艺术呈现、巧妙的舞美设计、深沉的情感表达,《复兴之路》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在全社会引发了又一场观演热潮。截止到1月27日,《复兴之路》已演出20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4万余名观众随着节目的展开走入了祖国的记忆中,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复兴之路》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12分)
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穿行在一台台巨型机械之间,一米七五的郭明义显得如此矮小;常年风吹日晒,他的面孔早已变成铁矿石一样的褐红色,只有鼻梁上的近视眼镜还透出几分斯文。那是童年时期的一个夜晚,郭明义坐在灯下温习已落下一周的课程。父亲静静地走到身旁,说:“儿啊,爸爸这辈子苦就苦在没有文化上。你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老爸争一口气。”自此,“为父亲争口气”这句话伴随着郭明义走过了40多年,成为工作、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当初和郭明义一起培训的3名英语翻译,如今都已远走高飞,收入远超郭明义。郭明义也曾有这样的机会。组装电动轮汽车期间,美国犹格里德公司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被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打动,两次劝说他到美国公司工作,并承诺给他的报酬至少比鞍钢高六七倍。老郭却一连说了三个“NO!”他说:“我上党校、夜校、进修,都是企业掏的学费,鞍钢培养了我,我要回报鞍钢。”
郭明义的经历和事迹是怎样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的?
“齐鲁青未了”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在设计上,山东馆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巧妙地将齐鲁大地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融为一体,形象表达了“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文化传承不息”的意境。整个山东馆的设计,由“鲁班锁的营造智慧开启美好家园”开始,以
“孔子登岱山而小天下的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最终以“花如意的和理念畅想美好生活”收尾,借鉴传承了先人的建筑智慧和“和”的思想,突出了现代山东的生态理念,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分析山东馆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材料二: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外营销图书《狼图腾》,其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图书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