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坏结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这就是底线思维,其中蕴涵的哲学智慧有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     
②忧患意识是人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应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④要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质变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节约能源法》作出了重要修改。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A.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朱自清夏夜走过月光朦胧的荷塘,写下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这表明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

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回答1—2题
2010年要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四个“牢牢把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过去7年,重庆经济取得很大进步,成绩来之不易。全市经济迈上新台阶:GDP从不到2000亿增加到6000亿,7年扩大3倍多,年均增长13%。重庆在困难中崛起。”回答1—3题
重庆在困难中崛起,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内因是根据 D.外因是条件

任何地方经济的发展,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因为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联系具有客观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因为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外因是条件

“重庆靠着长江,在经济地理的版图上又在承东启西的位置,是个车船交汇、万商云集的地方,建成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独特优势。”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