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历经10年修改、4次审议的,有着“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正式开始实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由年度2位数增长进入1位数增长的新阶段,在“钱袋子”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要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下列选项能实现这一效果的是( )
①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②扩大财源,适度提高财政赤字
③量入为出,全面缩减各项支出
④盘活存量,杜绝财政资金闲置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分红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面两个图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④ | D.②③ |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
|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
|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
|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
|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
|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