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都为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森林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
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 |
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
D.由于水葫芦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
如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B.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
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 B.赤霉素 | C.乙烯 | D.细胞分裂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