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 B.创立郡县制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开创科举制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 B.科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察举制 |
《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
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
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 | B.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 |
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 | D.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