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 A.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 |
| 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
| C.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 |
| D.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苏州经济 |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
|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
下列措施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的是
| A.国家资本主义 | B.福利国家制度 | C.人民资本主义 | D.经营者革命 |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20081103 |
|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
|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
|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
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
| 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
| C.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
| 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