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的刺史 B.明朝的锦衣卫
C.北宋的通判 D.淸朝的军机大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古今中外地域中有很多带“州”的名称,下列对“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尚书·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
B.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进行监察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的各州仍有拥有一定的国家主权
D.新中国成立后“州”的行政划区仍存在

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这一情况出现在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解放战争时期B.建国初期
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

下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解放战争爆发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B.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C.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