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中为帝国的代表 |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时政治经济重心已移至南方,南方人口大增
C.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
C.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 D.封建地租货币化 |
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 B.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
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 B.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
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 D.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
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 B.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 D.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