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会议 |
粮食产量指标 |
棉花产量指标 |
1956年中共八大 |
2500亿公斤 |
4800万担 |
1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7500亿公斤 |
15000万担 |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改编】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改编】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上述现象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
A.废藩置县 | B.置产兴业 | C.洋为日用 | D.文明开化 |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认为:“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该主张主要强调的是
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 | B.对外扩张获取原料 |
C.注重发展近代工业 | 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
A.消灭旧贵族 | B.加强中央集权 |
C.实行以法治国 | D.废除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