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繁盛,吸引各国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4)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政策是什么?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读图解析题:
(1)图中施复夫妇和其他人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被称为什么?
(2)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庄严记录。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法律,近代以来法制建设更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它是哪个文明古国留给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2)美国独立战争中起草了什么重要文献,这部文献的颁布意味着什么?
(3)你知道法国大革命期间,起草《人权宣言》的机构是什么,它颁布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悲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请回答:(1)现在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之争严重影响两国关系。日本“国弱”时,曾从先进的中国拿来“先进才智”,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这是什么事件?举出它在经济上的措施?
(2)日本在古代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1538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被湮没的事件将要发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相信,存在1000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一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请回答:
(1)材料一“已经被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1000年的精神黑暗”是指欧洲哪一历史时期?在此时期,统治人们的是什么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是什么思想?
(3)就材料三所说文学举一个代表作家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