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同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A为何地?
(3)材料三中的“郑君”指谁?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事实上中日关系在这个世纪并不安稳。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中日关系的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回顾历史,整理史实】
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事例 |
中日关系 |
唐朝 |
A |
友好 |
B |
戚继光抗倭 |
冲突 |
1931年9月18日 |
C |
局部侵华战争 |
1937年7月7日 |
卢沟桥事变 |
D |
E |
日本签署投降书 |
战争结束 |
1972年9月29日 |
田中角荣访华 |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材料一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集会,狂言“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摘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3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君之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韩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虑”。
——摘选自新华网
(2)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日军侵华时所犯的滔天罪行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以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的言行。
材料三造成当今中日关系的困局,完全是因为日本采取单方面的“购岛”行动导致的,如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若不正视历史,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
——中国外交部答记者问
(4)“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段悲壮历史?(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5)“面向未来”——面对当今中日关系的困局,请你谈谈日本政府应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使中日关系继续健康的发展? (2分)
涡阳五中南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主题,进行活动探究。先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开端是以什么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的什么内容成为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失误?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给我们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1966-1976年我国发生了什么事件?性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读上面碑文,请回答:
(1)这是北京的那一座建筑?
(2)“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 三十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4)“三年以来”的人民革命指哪一时期?结束于哪一历史事件?
(5)当你站在这一雄伟建筑前,你会有哪些体会?
(6)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
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问题:(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 全会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1980年我国决定在 、 、 、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3)从1985年起相继在 、 、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 建省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 新区的决定。
(4)今天,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反思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思考和启迪。
【黑暗与光明】
材料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二: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材料一中的“大人物”指的是谁?他是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这场运动中宣传的什么思潮有力地抨击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
(2)材料二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心在哪个国家?哪位思想家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该国革命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精神?
【强大与衰落】
材料三: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胜利者欢欣鼓舞,失败者绝望沉默,这就是我们欧洲人的处境,这就是日耳曼人各族在相互残杀使浩劫蔓延所得到的一切……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快乐和希望。”
——1946年9月丘吉尔在瑞士的演讲
(3)据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请从政治、科技两个方面回答这一经济地位确立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导致“胜利者欢欣鼓舞,失败者绝望沉默”的事件指什么?为了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构想,欧洲国家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思考与启迪】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