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陆游的《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大散关”至淮水是两个政权的分界线。这两个政权是()
A.北宋与辽 | B.北宋与西夏 | C.南宋与金 | D.南宋与辽 |
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度 | B.九品中正制 |
C.分封制度 | D.科举制度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B.民族政权并立 |
C.诸侯争霸 |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 B.杜甫 | C.白居易 | D.陆游 |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 B.鉴真东渡日本 |
C.玄奘西游天竺 | D.文成公主入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