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中国东北区域简图
材料二
呼伦湖水系注入黑龙江,其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读1950—2005年呼伦湖水系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
(1)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
其成因是 ; 。
(2)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3)简述呼伦湖水系近50年以来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对呼伦湖的水环境影响。
(4)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①中下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 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有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
材料二: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建坝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拆坝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撤除了500多座水坝。下表是近年部分被拆除的水坝。
水坝名称 |
建造时间 |
拆除年份 |
作用影响 |
南巴塔维亚水坝 |
20世纪初 |
2003 |
将有利于鱼类迁徙 |
威恩彻斯特水坝 |
不详 |
2002 |
开辟了南美鲱鱼、河鲱鱼、美洲鳗及大西洋鲑的产卵地以及濒危物种矮楔贝的繁殖 |
瓦贝卡水坝 |
19世纪50年代 |
2001 |
恢复了迁徙鲑鱼和鳟鱼的产卵和小吻鲈的栖息地,水质提高,保存印第安人文化,增加公共休闲地 |
材料三:见下图
(1)读上图,①是 ,②是 ,③是 。河流②最后注入 洋。
(2)分析河流①水能丰富但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
(3)专家呼吁,不要在河流①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的理由有哪些?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形区的名称是,该地形区的地理环境呈现地域分异。
(2)试分析图中水电站所在地水能丰富的原因。
(3)C国出口的农畜产品是。
(4)说出D国首都由沿海迁往内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地球上的另一点M,通过地心与B点对称。有关M点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一定位于大西洋内 |
B.M点附近的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 |
C.M点附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
D.M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
下图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库蓄水后的回水淹没的干流河R段大约是 千米。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4)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来看,Q城市今后更有利于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
读“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的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该地区代表性植物是。
(2)谈谈B地区“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比较小”的原因。
(3)长期以来,B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主要原因是什么?(4)图中河流a是河,它注入。b、c两河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字母)河流。
图A是“世界电视机生产分布图”,图B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中的甲图表示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
(2)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将电视机组装厂迁移到了马来西亚,其生产属于产品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阶段,其区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甲、乙两类国家或地区在“成熟产品”阶段时生产与消费、产品进口与出口的关系。
(4)分析该产品在“新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