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题。

该区域

A.两山顶高差在100米之内
B.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C.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D.两山顶之间游览索道长度不小于1000米

下列关于图中①~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②处可以发育“V”型谷
C.③地适宜开发河流小水电 D.④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四幅传统民居图,回答问题。

清晨,当东北平原的农民开始种植小麦时,上述四处最晚看到日出的是:

A.A B.B C.C D.D

夏季容易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而产生高温、热浪天气的是:

A.A B.B C.C D.D

四处景观均位于哪一个共同的区域内:

A.中部经济地带 B.东部季风气候区 C.南方地区 D.地势二、三阶梯上

读图所示的产业构成图,回答问题。

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的是:

A.③⑤② B.②④⑤ C.④③② D.⑤①③

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比较:

A.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B.“西气东输”解决②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C.①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小,说明其经济落后
D.④地带夏秋季节常常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

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钢铁厂 B.电子装配厂 C.蔗糖厂 D.汽车厂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②地区农作物生长条件相比①地区最具优势的是:

A.多水稻土分布,土壤肥沃
B.阳光充足,雨露滋润
C.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且与水分匹配好

④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是:

A.水分不足 B.地形崎岖 C.光照不足 D.无霜期较短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问题。

甲图为模拟温室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为12°C,这种温室效应与乙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